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是北京大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医疗、人才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
北京大学的精神病学专业创建于1942年,为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的神经精神科。195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精神病院,1954年成立精神病学教研室。
1954年建立脑电生理学研究室。
1962年建立生物化学研究室。
1966年迁址到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为该院精神科。
1980年3月成立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1982年2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我院为国内第一家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
1987年2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正式创刊出版发行,杂志编辑部挂靠在我院。
1989年至1999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系,共招收六届本科生。
1992年10月6日迁入现址,增加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名称。
1993年卫生部批准我院建立部属的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
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1998年卫生部批准我院成立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2001年12月被卫生部确认为继续教育基地。
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我院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学科。
2002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立,挂靠在我院。
2002年7月成立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挂靠在我院。
2004年12月增加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名称。
2006年成立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心。
2007年成立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
2007年成立公共卫生事业部,作为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执行中央支持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 2011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14年3月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挂靠我院。
2014年6月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落户我院。
2014年10月以的成绩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4年10月北京大学-Lieber转化神经精神医学联合研究所落地我院。
2020年4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院完成竣工验收。
历任行政领导:
1942年至1953年,许英魁教授任主任
1953年至1972年,伍正谊教授任主任
1973年至1980年,沈渔邨教授任主任
1980年至1997年,沈渔邨教授任所长
1997年至2001年,崔玉华教授任所长、院长
2001年3月,于欣副主任医师任副所长、副院长,主持工作
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欣主任医师任所长、院长
2013年7月至今,陆林教授任所长、院长
历任党委领导
1981年1月至1984年8月,沈渔邨教授任党委书记
1984年8月至1986年3月,李从培教授任党委书记
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陈二乔同志任党委书记(任期内病故)
1987年12月至1994年6月,张津萼研究员任党委书记
1995年4月至1998年4月,王玉凤教授任党委书记
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周东丰教授任党委书记
2003年4月至2012年10月,黄悦勤教授任党委书记
2012年10月至2020年12月,王向群主任医师任党委书记
2020年12月至今,陈斌斌副研究员任党委书记
医疗服务
我院始终秉承“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服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形成了综合实力、亚专科齐备、诊疗病种鲜明的医院特色。设有综合病房两个,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急症、重症、难治的精神障碍患者;设有特需医疗病房一个,面向高端人群和国外使领馆的外交人士;设有老年、儿童、临床心理病房、睡眠医学科病房等亚专科病房以及酒药依赖和进食障碍等特色病种病房,为相关人群提供专科的精神卫生服务。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多专家会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问题患者的就诊需求;还设有进食障碍、成瘾行为、睡眠障碍、记忆障碍、行为分析治疗、精神疾病康复咨询、心理治疗、老年儿童等相关专业门诊,以满足就诊者对专科或特殊方向的咨询和治疗需求。
我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精神科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自1997 年以来,共完成了百余种精神科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和验证。
健康教育和自助团体在精神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动患者和家属参与到精神疾病康复的全过程是我院的医疗特色之一。多年来我院定期举办戒酒互助会(AA)、痴呆患者家属联谊会、精神分裂症家属联谊会、老年期痴呆家属联谊会、抑郁症患者自助团体、进食康复联谊会、强迫症患者生活发现会等活动。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也挂靠我院,定期组织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班和家属联谊活动。以上团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社区再适应奠定基础。
护理服务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建立于1980年,至今已40载。而我院的精神科护理文化可追溯至1951年我院前身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病院建立的时候,“废除普遍约束患者, 让精神疾病患者大解放,过正常人生活”,正是我院护理前辈的志愿,也是我院护理团队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几代六院护理人,都为消除我院住院环境与综合医院的差异, 为患者缓解疾患苦痛、减轻患病耻感进行着探索和实践。
建院40年来,护理部在“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院训指导下,陆续推出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护理工作理念、“科学、人文、关爱”的护理品牌。在护理学科建设、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教学、护士培养、拓展护理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进取。2010年我院被确立为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精神科专科医院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落实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同年成为精神科专科护理教学基地。每年接收来自全国的专科基地学员及进修护士,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专业人才。我院作为北京大学的护理专业见习/实习基地,教学水平得到业界普遍好评。我院护理学科多年来深耕于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护士培训体系、护理信息化建设、专科护理等多项工作,为我国精神科护理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科学研究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是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国家卫健委的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批准的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精神病学/心理学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成为国际高水平学科之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渔邨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教授等精神病学专家的下,北大六院建立了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研究生导师等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人员为骨干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队伍,形成了以心身医学、生物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临床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学六个领域为方向的团队。历年来我院承担多项、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并获多项重大奖励。
2014年10月23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被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和总后勤部卫生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牵头并联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等共建单位共同组建的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旨在针对临床研究瓶颈问题,开拓临床研究创新体系,建立以多目标、多任务研究方案为基础的新型临床研究模式;构建规范化、高质量的协同研究网络和多中心研究平台,开展多中心、大规模、高质量的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研究,提高全国精神心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综合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临床关键问题。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充分把握国际精神心理疾病领域的新发展趋势,适应我国精神心理疾病和临床研究不断发展的需要,整合国家和区域临床医学研究资源和研究力量,发挥中心、网络协同的优势,为开展重大精神心理疾病领域的新型临床研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完善的专病信息资源平台。不断创新方法与机制,针对常见重大精神心理疾病目前的防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顶层设计和协同网络建设,制定战略性研究方向, 力争在精神心理疾病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取得更多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推动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且可持续的发展。
在心身医学研究领域,围绕病理性情感记忆和睡眠医学范畴内的重大问题,致力于成瘾、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系统性和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成瘾防复吸治疗的新理念,在国际上提出“唤起-消退”心理学范式可用于消除成瘾记忆,为药物成瘾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干预途径和理论依据;发现了抗抑郁的新靶点和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方法,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了睡眠状态下记忆的信息处理过程及其脑功能机制,实现在睡眠状态下靶向调控记忆编码、巩固和情绪加工等,开辟了基于睡眠的干预信息处理的新范式。在Science、JAMA Psychiatry、Biol Psychiatry、J Neurosci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万余次。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在生物精神病学领域,采用分子遗传学、神经生化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精神药理学等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孤独症、老年痴呆、情感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药物治疗新靶点及临床治疗新方法,以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病理机制和治疗新方法。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创建了较稳固的全国多中心临床医学研究的协同研究网络平台,建立了中国汉族人群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脑影像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多维度大数据库及生物样本库。代表性学术论著发表在Nat Genet、Mol Psychiatry、Lancet Psychiatry、Am J Psychiatry、Biol Psychiatry、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领域内TOP期刊,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发病风险及个体化差异的新型易感基因及特征性的脑影像学指标; 采用药物基因组学技术发现抗精神病药和不良反应个体差异的易感基因;借助细胞和动物模型阐述了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等的新型的发病机制;针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中药治疗已纳入美国神经科临床治疗指南。
在社会精神病学领域,我院引进和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各类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工具, 指导和培训多省市社区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主持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负担研究,完成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精神障碍患病率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完成中国精神残疾标准制定;研究老年痴呆筛查、诊断工具和痴呆照顾者干预措施;建立自杀预防研究培训网络;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新治疗方法治疗精神障碍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开展人格障碍及网络使用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自从2000年以来,先后承担了、部委级、北京大学等课题,参与有影响力的国际合作研究;目前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精神障碍队列研究”是国内、国际瞩目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主编十余部教材和专著;在Lancet、JAMA等各级杂志发表学术文章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近年来多次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等科技进步奖。
在儿童精神病学领域,致力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相关破坏行为问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预后和成人期ADHD的系列研究,开展儿童孤独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等儿童期重要精神障碍的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卫生部、教育部、北京市科委等多项基金课题,在病因学、临床评定和治疗方面均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目前拥有大的国际标准化的汉族儿童ADHD临床与生物样本库,ADHD系列研究已成为全国儿童精神病学临床研究领域大的临床研究示范平台。研究成果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贰等奖。先后在期刊发表论著300余篇,SCI期刊收录100余篇,代表性论著发表在Mol Psychiatry, Biol Psychiatry, Neuropsychopharmacol, J Neurosci,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等国际期刊。
在临床精神病学领域,着重于以各类主要精神障碍为中心的临床与应用研究、精神药物临床研究、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研究、精神行为与神经认知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主要开展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期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探索构建主要精神障碍多中心临床研究平台的工作机制,创建了较稳固的全国多中心协同研究网络;在相关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临床评估与早期干预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多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美国NIH国际合作等基金课题;主编专著近30部;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论著发表在World Psychiatry、Mol Psychiatry、Am J Psychiatry等高质量国际期刊上;先揭示了遗传特征对AD大脑功能连接组学的影响; 领衔建立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中国城市常模,出版《MCCB中国常模手册》,为我国人群的神经认知测验提供了科学标准;采用PAD实现认知测验的构建方法获国家专利一项;首创建立我国特色痴呆照护辅导技术,提出认知障碍全程管理理念,建立的社区痴呆管理与服务模式被WHO西太区办公室采纳。
在精神药理学研究领域,药理研究室结合基础与临床资源,开展精神疾病的新药研发、病理机制及其临床治疗学研究工作。在情感障碍研究方向,采用的分子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精神药理学及功能影像学等技术或理论,对情感障碍进行系列开拓性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1)已建立了度精神疾病动物模型,利用转基因动物及病毒靶点操控技术,研究了抑郁症的病理机制,观察到疾病特异的认知损害表型,发现calbindin、nectin3等与疾病发生和治疗相关的靶点分子。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Neuropsychopharmacology、Cell Reports等重要杂志。
(2)已建立2000余例涵盖临床特征、遗传学及脑影像学数据的情感障碍大样本库,全病程追踪精神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寻找精神疾病诊断和个体治疗相关的客观生物学标记,并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情感障碍诊断和治疗模型,已取得丰富成果。部分结果发表于NeuroImage、Human Brain Mapping、Psychological Medicine等重要杂志。
(3)通过承担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北京市科委脑认知与脑计划领域项目”和“基金联合攻关项目”等,已建立规范的伦理审查、标准化的电子数据采集与评估系统、生物样本采集与保存流程。并且成为目前国家精神心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支撑平台。目前正在承担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重点项目)与首都卫生发展专项自主创新项目, 主持或参与多项新药I–IV期临床研究和药物规范化治疗研究。研究团队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400分,他引千余次。2020年9月,研究室获得2019年度北京市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基于基础和临床的抑郁症诊疗生物学标记研究)。
为了加强抑郁症的健康教育活动,研究室于2018年4月创建了专属科普公众号-“心晴指引”。通过专业的科普文章及量表测评,帮助抑郁症患者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通过的科普教育与推广,提高了大众对疾病的理性认识,减轻病耻感。
目前研究室完成了多名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他们已经在精神病学的科学研究、临床、医药研发等领域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骨干力量。
人才培养
我院秉承北大医学的教学传统,以朝气蓬勃、学风严谨的教师队伍承担北京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人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修以及研修人员的全部精神病学教学和教学改革任务。同时还承担北京协和医院本科生、住培生教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任务。
2002年我院被批准为精神病学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每年为国家举办数十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全国精神卫生事业培训各项人才。许多培训项目连续举办多年,形成了品牌效应。
2006年我院被北京市卫生局认定为北京市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培养北京地区精神科住院医师的任务。2014年,我院成功申报成为第一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20年我院成为国家重点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院同时也是中国医师毕业后教育精神科专委会及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科专委会的主委单位。
我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随着我院招收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在读研究生约150名,这些学生已成为我院各项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的生力军。我院每年为全国各地输送四十余名获得学位的硕士和博士,这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很多成为了地方或所在院校的领导、学科骨干乃至带头人。
在国家医疗卫生人员专业资质认证方面,参与并精神卫生领域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部中级职称考试以及职称考试。我院还是WHO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与世界多所大学有人才交流和业务联系,我院始终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精神医学人才为己任, 服务国家,精神医学的未来。
学术交流和对外合作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是北京大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医疗、人才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 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多年来,北大六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引进技术,大力培养人才,极大促进了北京大学精神医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在国际舞台赢得声誉。
北大六院与包括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墨尔本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挪威医学会、香港中文大学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所进行了医教研领域的合作,与伦敦国王学院、墨尔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时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共建北京大学-Lieber转化神经精神医学联合研究所。我院定期邀请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医院等的人员、医护人员来访并进行深入交流,有利推动了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
北大六院医教研人员积极组织并参加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包括第一届国际森田疗法大会、世界精神病学亚太区域会议、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北京地区会议、国际精神药理学会亚太地区大会、国际预防自杀(IASP)世界大会、中韩日BESETO国际精神病学会议、国际老年精神病学学会年会、中国睡眠与心身医学论坛、北大医学孤独症国际论坛等。在国际大会上汇报我国精神疾病临床治疗、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新进展,与来自的研究学者和团队进行了深度交流,有助于我国精神疾病领域临床、、教学、护理等方面的发展。
公共精神卫生服务
近些年,党和政府对公共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2002年,原卫生部批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成立精神卫生中心,挂靠在我院,协助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2004年, 原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央补助地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2006年,原卫生部成立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设立在我院,承担精神卫生防治技术指导和管理机构职能。2007年,我院成立公共卫生事业部,承担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职责,协调全院力量开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技术指导,承担“686项目”,2015年6月国家6部委联合启动的“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2019年1月国家10部委联合启动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以及“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等的日常管理工作。
“686项目”经验产出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等直接用于国家医改中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也被“三甲医院评审标准”所采纳,项目已从60个示范区县逐步扩大至全国所有区县。2011年8月,覆盖全国的“信息系统”正式开通,其基本数据集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通过“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形成精神卫生综合管理佳实践案例,拟在全国推广应用。
开展大量政策和服务研究,在国家重要政策、法规和规范的制定中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包括《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关于探索开展抑郁症、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的通知》等。
组织专业团队制作了精神卫生知识系列科普动画、抗疫相关心理调适小视频等多种宣传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广泛传播,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精神卫生工作。自2010年启动“蓝图骨干培训”,每年开展健康教育、医疗质量、平衡康复、同伴支持、心理危机干预、精神卫生法等培训;助力脱贫攻坚,部分西部地区开展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培训。在重大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院多次派出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开展各类培训,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是集医疗、、教学、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前身是我国[…]